治癒後的自我保健

 

康復後要防範椎關節再次錯位,首要靠康復者自己,作出適當休息,矯正錯誤姿勢,做適量身心放鬆伸展運動。以上方法能減低甚致消除,人體因長時間某一特定姿勢所造成的職業病和痛症。

 

人的健康與情緒控制及精神緊張有密切關係,因為人的情緒和心理反應與臟腑互相影響,而脊椎又是支配臟腑的功能,人體全身都有互惠關係。在中醫經典著作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出:“喜傷心”“怒傷肝”“憂傷肺”“思傷脾”“恐傷腎”等,由此可知“情志”太過可致疾病。


所謂情志,即指人的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驚、恐七種情緒,亦是指人的情感,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,精神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映。正常的情志活動,具有抒發自己感情和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,恰當而合理地使用感情是有益於人體健康。但是如果情志突發性激烈,使情緒波動太大,如狂喜、盛怒、過於驚恐等,或情志波動過於持久,如久悲或過於憂思等,超越了正常限度,則可引致肌體多種功能紊亂而引發疾病。病例:甲狀腺抗奮、胃痛、胃出血等等。


中醫理論中的氣血概念,是對調控肌體,使之處於穩定的生理系統的概括。而情緒心理是影響氣血變化的另一種重要因素,如《醫學入門》中說“性情和則氣血易調”指出情緒穩定,人體即保持穩定狀態。


臨床經驗得知,並非一種情志只傷一個固定的臟腑,即可一情傷幾臟腑,又可幾情傷一臟腑,由於一切不良情緒都能影響於心,而心為五臟六腑之首,故心受傷,五臟六腑皆受損。人體內氣機的功能同時受影響,“氣機”是指氣血的運動的根本形式,人體臟腑、經絡、氣血、津液的功能活動及相互聯系,均有賴於氣機的升降、出入。情志太過,影響氣機郁滯,運行不暢、消、緩、亂做成氣血、經絡、津液等運行障阻,臟器功能不協調。相對來說,身體各部位功能不協調,亦會影響脊椎病變的病況。如能調理情志,分散注意力,使身心放鬆與平和情志的互調,大大有助身體健康。


總括來說,醫者治病,但防病,保健身體,增強抵抗力,靠康復者本身,能做到情志樂觀,有適當的放鬆運動,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身體自然健康。